加国华人自媒体新闻采编

加国华人自媒体新闻采编

加国华人自媒体新闻采编

一览天下闻
加国华人 > 新闻采编 > 生活百态

东亚孩子:跟亲生父母断绝关系 跟电子爸妈诉说委屈

来源:她刊 (2024-04-05 15:28) 点击:43 小编ID:1506482455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博主人设,是经过运营精心打造的、粉丝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可能会接广变现的自媒体账号。

但这场亲情展演依然打动了我们,只是在评论区里跟电子亲人诉诉苦撒撒娇,就得到了某种治愈。

就像@和女儿分享日常 的一则文案:“你不是个坏小孩,但爸爸妈妈也不希望你的刀挥向自己。”

而寻找电子父母的年轻人们,不过是在无数个用刀指向自己的瞬间,又因为两张陌生但灿烂的笑脸,决定跟自己和解一秒。

他们叫我宝贝

我是什么很值得的人吗?

当我们还惊诧于赛博世界对「爱情」这一亲密关系的解构,磕糖、追星、打游戏,都可以成为和真实的人谈恋爱的代餐。

如今,另一看似坚不可摧的情感关系——「亲情」,也被赛博化了。

东亚孩子:跟亲生父母断绝关系 跟电子爸妈诉说委屈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在互联网上,有这样一类账号,第一人称镜头拍摄,出镜人往往是长辈,看起来和蔼可亲,他们喊着观众“女儿” “儿子” “宝贝”,用对待子女的方式跟观众互动,评论区也自动带入子女的口吻与他们互动。

这类账号被网友们称为:我的「电子父母」。

比如账号@和女儿分享日常 ,出镜人是一对中年夫妻,爸爸能说会道,妈妈温柔体贴。他们总是一齐出现在镜头前,仿佛远在家乡的父母跟你视频通话一样。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但跟真实的父母不同,他们从不责备,只表达最直接的爱意和思念。这在广大接受打压式教育成长起来的中国小孩看来,简直是科幻片。

看到你朋友圈发了语焉不详的疼痛文学,他们不会勒令你删除,吓得你不得不开启朋友圈权限。电子父母只会说:“把爸爸妈妈都看难过了,你已经很优秀了”。然后反手给你发一个红包做安慰。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知道这代年轻人不容易,电子父母不会强迫你必须端起铁饭碗不然就是给祖宗丢人,而是承认“爸爸妈妈没有很大的本事能护你一辈子衣食无忧,所以总想着你能安稳点”。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还有下面这些场景,是多少人儿时的憧憬:

假期写不完作业,一家人齐上阵来帮忙;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逛超市时把你放进推车里,把超市逛成游乐园;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还会主动给你买汉堡吃,即使他们觉得不健康。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图源:@和女儿分享日常

电子父母满足着当代人对理想父母的想象,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彼此尊重,相亲相爱。

评论区在一声声“宝贝”的呼唤下纷纷沦陷,无数年轻人把这里当成自己的赛博树洞。

被对象甩了、被公司辞退了、面试失败了、备考崩溃了......这些挫折没法跟亲生父母说,他们便跟电子父母倾诉。

东亚孩子:跟亲生父母断绝关系,跟电子爸妈诉说委屈

还有更多血淋淋的生活真相在评论区被揭开。

有人确诊抑郁症依然免不了被父母责备“就你矫情”;有人因为化妆被父母责骂化得像“鸡”;

东亚孩子:跟亲生父母断绝关系,跟电子爸妈诉说委屈

有人正遭受着家庭暴力;有人打算离婚,但父母碍于面子不站在她的一边......

东亚孩子:跟亲生父母断绝关系,跟电子爸妈诉说委屈

真实的亲情总伴随着伤害,我们咀嚼着父母递来的含混着刀子的糖,不知能否下咽,早已忘了原来那些人格健全的小孩是这样被养大的,原来爱与支持真的可以与生俱来、不带条件。

“我是什么很值得的人吗?”

“我像个地底人一样羡慕阳光下的人。”

东亚孩子:跟亲生父母断绝关系,跟电子爸妈诉说委屈

评论区总在重复着这样的感叹,那些原生家庭有创伤的人们在短短几分钟的温馨中,重新体验着被人宠爱的幸福感。

虚假的代餐背后,是真实的情感需求。

一边电子寻亲,一边现实断亲

当代人在互联网上搭建属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代餐,但面对真正的原生家庭,却是另外一幅景象。

过年期间,「断亲」的话题又火了。许多年轻人选择减少亲戚之间的走动往来,甚至在疏远至亲的边缘徘徊。

图源:《人世间》

图源:《人世间》

跟电子父母打造的完美家庭相反,跟亲生父母相处的时间,往往是一年之中血压最高的几天。

独自打拼时要面对社会的毒打、环境的巨变,回到家又要经受父母亲戚对自己从头到脚的考察:

工资多少?为什么不找对象?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要生几胎?本来是关心,话到嘴边都变成了难听的责怪。

完美的父母只存在于互联网上,而现实中的“扫兴式父母”,让我们的快乐都像在做贼。

图源:《少年说》

图源:《少年说》

所以,许多年轻人选择了“断亲”,不是老死不相往来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断亲,而是减少联系,减弱亲缘捆绑,让你我都自由。

在华东政法大学的杜素娟教授看来,断亲现象是因为这一代年轻人自我意识在旺盛地成长,是时代的进步。

这代年轻人对个人权利、个人自由、个人选择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的家庭伦理文化还停留在前几代人的模式,和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够匹配。

家庭不跟着年轻人进步,年轻人就会感到很痛。而年轻人恰好是没有话语权、没有主宰权的。

他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个社会,也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个家庭。所以他采用了我认为最悲壮的一种方式,就是“断掉”。

很多人觉得这一代年轻人冷漠、自私,其实他们对亲情的要求是很旺盛的。

无法改变上代人的想法,又无法牺牲自己的选择去做到完全顺从,当代年轻人所以只能拉开距离,将不可调和的代际矛盾束之高阁。

但对亲缘的依恋并非说断就断,情感需求便在赛博世界里生根。

各种“电子亲人”构筑着全新的家庭范式——

电子爸爸能记得关于女儿的一切;

@十月二十七日 被广大网友称为“电子爹”

@十月二十七日 被广大网友称为“电子爹”

账号注销后仍然被许多人怀念

电子妈妈会“手把手”教你做饭切菜;

@小琳妈妈,以妈妈视角教孩子各种生活常识

@小琳妈妈,以妈妈视角教孩子各种生活常识

电子爷爷总是乐呵呵的,好似老顽童。

@爷爷,账号由孙女运营

@爷爷,账号由孙女运营

传递幸福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博主人设,是经过运营精心打造的、粉丝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可能会接广变现的自媒体账号。

但这场亲情展演依然打动了我们,只是在评论区里跟电子亲人诉诉苦撒撒娇,就得到了某种治愈。

就像@和女儿分享日常 的一则文案:“你不是个坏小孩,但爸爸妈妈也不希望你的刀挥向自己。”

而寻找电子父母的年轻人们,不过是在无数个用刀指向自己的瞬间,又因为两张陌生但灿烂的笑脸,决定跟自己和解一秒。

在真实的世界里

代餐只是暂时的答案

用电子亲人取代真实的父母亲缘,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冲击传统价值观的。

连亲情都代餐?还把自己的亲生父母叫成“表父母”?多少有点大不敬的意味。

但在电子亲人之前,电子男友、电子女友、电子宠物,早已风行。早年跟ACG形象结婚的宅男被全世界鄙夷,但如今却成了大势所趋。

在互联网上,任何一种情感需求都可找到代餐。

磕CP代替恋爱感,电子父母代替家庭感,还有去年火的搭子文化,也是浅层的社交代替交友感。

东亚孩子:跟亲生父母断绝关系,跟电子爸妈诉说委屈

伴随着工具的丰富,还有更多情感模式在迭代着,比如现在有人和GPT推心置腹达成亲密关系,未来AI的发展,还会催生出更多。

我们的感情模式在变得更多元、更多义,与其用「代餐」一言以蔽之,不如说过去用来概括人类情感的定义本就过于笼统和刻板。

图源:《她》

图源:《她》

「一切都可赛博化,包括人最本真的情感」,听来有些惊悚,但这些丛生于互联网角落的情感需求并非无本之木,每一个被代偿的情感背后,同样反映着某种社会变革。

比如关于爱情的代餐,很多人痛斥当代年轻男女不想受爱情的苦,又只想感受爱情的甜,用追星/乙游/甜宠剧/磕CP来弥补一种恋爱感。

图源:恋与制作人

图源:恋与制作人

这背后是社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原子化,每个人忙碌于工作内卷已经焦头烂额,高压之下哪还有余力风花雪月,只得将恋爱能力“进化掉”。

与其耗费巨大心力,建构一个未必长久的亲密关系,年轻人选择无爱一身轻,起码自己还能让自己开心。

而对亲情的代餐,背后是当代人无法解决的代际矛盾。

过去几十年,我们的社会经历了经济腾飞、城镇化发展、人才流动等天翻地覆的变化,两代人虽有血缘之亲,但成长环境和价值观都有着巨大的断代,所以总是爆发种种夏虫不可语冰的冲突。

图源:《烟火人家》

图源:《烟火人家》

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看来,“断亲”现象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乡土中国”,走向高开放性、高流动性的“城市中国”的必然。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赛博爱情还是亲情,都反映了当代人的心理共性,即我只为我的情绪负责,我只娇惯我自己,但也没什么好苛责的。

当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当代人不得不转而走向那些更安全、更确定的答案。

就像很多人有个共同的癖好是反复刷同样一部电视剧,比如《武林外传》《摩登家族》《老友记》,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些剧集提供的安全感,不亚于做心理治疗。

图源:《老友记》

图源:《老友记》

电影《断网假期》里,外面在世界末日、小女儿却独自在看《老友记》的画面,就像当代人的真实写照。

当世界危机四伏,我们唯一能够紧握的,只有自己内在的秩序。

图源:《断网假期》

图源:《断网假期》

所以,无论在别人看来是多么荒唐的代餐,只要在自己搭建的空间里感到安全和幸福,就足够了。

许多对代餐抱有消极态度的人认为,赛博情感体验终究无法取代真实的情感交流。许多心理学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这种「数字化依恋」,可能会让个体越来越逃避现实。

但依恋虚假,也是当代人的不得已而为之。

真实的世界里有闯不尽的难关。

在这些赛博代餐里稍作歇脚,也没关系。

参考资料:

南风窗-断亲,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场亲情危机

一条-上海高校教授言论爆火:“断亲”,是为了保护下一代中国孩子

KnowYourself-电子亲人,我的「原生家庭代餐」。

(文章来自加国华人自媒体平台,不代表加国华人网站观点。)
我要分享
本文二维码, 扫一扫即可分享
有奖读文章
给作者打赏
HRB打赏
我要打赏
您的HRB余额: 充值

打赏金额:


我要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