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华人新闻资讯

天下大事一手掌握
× 免费$50+$400红包,立即点击领取! | REST 教育基金开户送$100
加国华人 > 新闻资讯 > 热点新闻

遭中国学生投诉被撤课,英教授指责高校无视学术自由

来源:VOA美国之音 (03-15)

英国火车站钢琴家和小粉红的唇枪舌战刚刚落下帷幕,又有英国大学教授遭中国留学生投诉后被校方取消课程,而痛斥英国高校为了赚取中国学生学费不惜打压学术自由。

近日,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以下简称UCL)巴特莱特环境能源资源学院(Bartlett School of Environment, Energy and Resources)副教授米歇尔·席沃斯(Michelle Shipworth)向媒体透露,她在所教的一门名为“数据侦探”的课程被中国留学生投诉后,遭到UCL的不公正对待。

58岁的席沃斯自2009年开始在UCL执教“能源和社会科学”。她的学生在第一学期(为期10周)和第二学期(为期10周)分别要学习四个单元(module)的课程,之后毕业论文通过后,便可以拿到“能源与环境政策经济学”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学位。

去年10月,席沃斯在课堂上展示了一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PPT),是来自非政府组织“自由行走”(Walk Free)于2014年发表的一份名为“全球奴隶指数”的报告。报告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存在“当代奴隶”的国家,并且用不同深浅的颜色标明全球各个国家存在“当代奴隶”的严重程度。在此PPT图片上,非洲大陆、印度、蒙古等国现象最严重,用深红色标明;中国的颜色是浅桔色,略好于土耳其以及一些东欧国家,但是明显比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更严重。

席沃斯向课堂上大约80名学生发问:“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奴隶?”

席沃斯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解释说,之所以选择这份“全球奴隶指数报告”,正是由于这篇报告的数据存在严重谬误,她才拿来当做“靶子”,鼓励学生找出报告的缺陷,从而练习他们的思辨和反驳能力。

她说:“我引用的这个所谓‘奴隶地图’充其量是毫无意义的废话,一堆垃圾。我之所以用这个地图,就是想让学生思考,这种说法可能存在什么问题?这些二手数据和数据集有什么毛病?因为这个教学单元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让学生们去批判这些数据和事实陈述。我希望学生们强烈反对我的说法,告诉我我错了,并且花大力气来证明我为什么错了。”

席沃斯回忆说,当45分钟的课程结束时,有一名中国男学生质问她:“你为什么使用这么挑衅的内容?”而她当时的反应是“问得好”,并且做了回答。

但是之后事态的发展让她大感意外:五天之后,席沃斯的一位同事告诉她,她的课让“一些中国学生感到很沮丧”。之后,她收到系领导的邮件,说学生投诉她“对来自中国的学生有偏见”,理由是她曾经惩罚了作弊的中国学生,并且希望她在选用教学材料的时候不要针对某个特定的国家。

邮件还说:“你使用了一个具有挑衅性的课堂练习—调查数据质量,但主题是奴隶而且聚焦于中国,这让中国学生感到尊严受损。”

然后,领导还在邮件里说了一句让席沃斯看来是最为关键的话:“这种偏见的结果是,中国学生在UCL的学习体验不佳,从而损害我们课程的声誉和将来的招生。”

席沃斯告诉美国之音:“我已经教授这门课十年了,每年大概上这门课的有80个学生,其中至少有四分之一、有时候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中国。每年我都是用的这个课件,也就是说,至少有好几百个中国学生上过这个课,也看过这些PPT,听到过我的提问。但是这是第一次有人反对,所以我一下子觉得特别的不可思议。”

席沃斯说,她也是从这个事情发生之后,才开始上网关注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新闻和近年来发生的诸如“钢琴门”之类的事件,也第一次听说了“小粉红”一词。

席沃斯说,迄今为止并没有学生直接向她提出意见,她到现在也不确定到底有多少学生就此提出了投诉,而校方也没有给她确切的数字。她也无从知道,这究竟是中国学生听到“奴隶”一词后确实自尊心受伤,还是出于其他压力和理由举报她。

最终,校方做出了一个让席沃斯感到不解和愤怒的决定:她被剥夺了这个单元的课件内容和教课权,改由她的同事教学,而她本人只能负责教学其他几个单元。

席沃斯说,在课后的调查中,基本所有学生都在学校的练习网址上回答了问题,她本人也感到很满意:“学生学到了很多,这才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不是每天哄学生开心,我的工作是让他们接受适量的挑战并从中学到东西。”

席沃斯表示,“数据侦探”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她花费十年心血精心制作完成,校方突然因为出于讨好中国学生的动机而被要求放弃,不禁令她感到尤其沮丧。

席沃斯坦言,令她惊诧的不仅是校方的做法,而且她印象中的中国学生从来不是脆弱之辈。“我知道如今大家都变得越来越敏感。但根据我的经验,中国学生总是很坚韧和勤奋。他们没那么脆弱,不会动不动就生气。所以这也让我非常惊讶。我一直认为中国学生很棒,很勇敢。”她说。

英国大学对中国学生高额学费的依赖

英国智库亨利·杰克逊协会(Henry Jackson Society)研究部主任马克·西德威尔(Marc Sidwell)告诉美国之音,UCL屈从中国学生惩罚教授事件“令人震惊”,但这是“英国大学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西德威尔说:“UCL应立即恢复席沃斯女士的职务,并重申对学术诚信原则的承诺。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将商业利益凌驾于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之上。不幸的是,英国大学在经济上对中国学生的依赖,以及习近平政权不断的政治化这些中国学生,会导致大学忽视最重要的价值观。”

目前,UCL的中国学生数量超过一万,约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是英国高校中中国学生数量最多的一所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学费比本国学生要贵2-3倍,最高可达每年4万英镑。

前英国教育部大学国务大臣乔·约翰逊(Jo Johnson)于2023年9月联合其他学者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英国高校过去几年对中国学生学费的依赖有增无减。报告称,英国院校从中国学生支付的高昂学费中获益匪浅,而中国也日益成为研究领域中根深蒂固的合作者。博士生在英国研究体系内至关重要,而博士生的主要生源便来自中国。

在过去五年中,中国博士生占英国高校全日制国际博士生的比例大幅上升,从2017-18学年的17%上升到2021-22学年的28%。同时,英国高校的国际学生学费从2018-19年度的313亿英镑上升到2021-22年度的419亿英镑。

西德威尔告诉美国之音:“不幸的是,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政府通过中国学生联合(谊)会等机构,对海外中国留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恐吓和约束他们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国(官方)保持一致,还利用他们来挑战校园中任何被认为批评中国的声音。”

西德威尔表示,他们目前无法确认是否中国学生联合会等机构介入了席沃斯教授一事,但是确实有先例表明,在以前英国校园的所谓“反华”事件中,确实有这些机构“站出来还击”的身影。

美国之音没有联系到UCL举报席沃斯教授的中国学生,但是就此事采访了一位正打算把女儿送到英国读大学的中国家长廖女士(因对方要求隐去真实姓名)。廖女士认为UCL此举确实是为了不得罪中国学生,尤其是近年来去美国留学变难,更多中国学生选择了英国。

“因为英国小嘛,所以大学也少。除了牛津、剑桥两个学校里中国留学生比例明显少很多,其他大部分学校其实都有很多中国学生,跟澳洲新西兰一样,等于出口(教育)。中国人又很有钱,这些收入占英国外汇收入的比例特别高,所以他们特别重视中国大陆的学生。”她说。

廖女士还对美国之音表示,由于英国学费和生活费用高昂,很多去英国留学的中国孩子都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她了解到,很多这样的中国学生在英国依然过着“中国式”的奢侈生活,学术上并不努力,喜欢只和国内来的同胞打交道。谈到席沃斯教授事件时,她评价说:“我简直怀疑这个学生是不是压根没听懂老师在说什么啊,抓到一个(奴隶这种词)立刻就翻脸了,立刻就不能控制了。”

不过,廖女士依然认为英国的教学质量总体来说非常高,也希望女儿能在这种学术环境下成长。

席沃斯选择向媒体公开此事之后,UCL发表公开声明回应说:“我们为拥有一个蓬勃发展和多元化的学生社区而感到自豪,来自英国和其他150多个国家的最聪明的人才都选择在这里学习和研究。我们也有保障言论自由的悠久传统,并致力于维护教职员工和学生辩论和行使学术自由的权利。”

席沃斯告诉美国之音,校方目前最新的动态是对此事“进行调查”,不过她并不清楚调查方法的具体细节。


(文章来自网络媒体平台,不代表加国华人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我要分享
本文二维码, 扫一扫即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