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
新闻采编
新闻采编
[繁体版]
一览天下闻
看新闻
自媒体
华人库
码上墙
查黄页
微生活
☰
看新闻
自媒体
华人库
码上墙
查黄页
微生活
X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加国华人 > 新闻采编 > 时事评论
上海的变化令外国记者撰文直呼意外:惊人的进步!
来源:环球网 (2025-09-19 20:28) 点击:114 小编ID:
1506482455
北京时间9月19日,澳大利亚媒体人贾斯汀.科斯蒂根(Justine Costigan)在该国媒体《悉尼先驱晨报》的旅游版上撰文,称赞了上海在过去10多年来在城市治理上取得的惊人进步。
在文章的开篇部分,来上海旅游的科斯蒂根,便通过她在森林繁茂的城市公园的所见所闻,以及附近每2-3分钟一趟的地铁,生动地展现了上海美丽的市容、干净的空气和便捷的交通。
“低污染、交通顺畅、公共交通便捷,还有干净安静且适合步行的城市街道:我正身处上海的核心区域,却完全没有感受到这座超大城市本应有的喧嚣、污染与那种普遍的紧凑感,”科斯蒂根写道。
在上海采取的一系列令这座城市出现惊人变化的环保措施中,科斯蒂根认为电动汽车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她说,这一切其实是令她感到意外的。因为在全世界那些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中,除了日本的东京和大阪,其他城市大多会因为人口过多而存在诸如污染等影响宜居感受的问题,而上海也曾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要是你没关注过这里的变化,或许会轻易以为一切和过去都没什么不同。但自 2013 年起,上海已采取重大举措治理污染:关停或迁移发电厂与工厂、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城市地铁网络规模也几乎翻倍,如今每日客流量接近 1400 万人次”,科斯蒂根写道。
列出的一项来自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中国政府刚开始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向电动车过渡时,其全年的销量只有不到500辆,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600万辆。同时,自行车这一“曾是中国工业相对落后时期的交通符号”,如今也成为了流行的绿色出行选择。
科斯蒂根认为,这给上海的空气质量与宜居性带来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在为期一周的上海之行中,科斯蒂根还表示她在当地多个历史街区和热门地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为清洁和绿色的城市空间而投入的力量。在她看来,这些投入不仅极大程度消除了污染,还令上海的一些历史地标散发出了更为迷人的魅力。
“十年前,上海还是一座交通拥堵、污染喧嚣且节奏紧绷的特大城市。如今,在我探访的城区里,这些问题已不复存在”,她写道,“基础设施或许不是什么热门旅行话题,但上海的这些变化,已将其打造成一座令人愉悦的旅游城市。”
(文章来自加国华人自媒体平台,不代表加国华人网站观点。)
我要分享
本文二维码,
扫一扫即可分享
有奖读文章
给作者打赏
HRB打赏
我要打赏
您的HRB余额: 充值
打赏金额:
我要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博主:新闻小编
加国华人新闻采编
登录加关注
登录发消息
添加关注,第一时间接受到作者的更新!
请选择接受方式:
站内消息
EMAIL未绑定
发送站内消息给作者:
最新添加
一次次性丑闻中,风流的王子“失宠”了
不论结果如何"对习近平已是胜利",CNN点出川习会1关键
不想回到过去的阿根廷人又给了米莱机会,但耐心不多了
缅甸扫荡KK诈骗园区 爆炸碎片飞进泰国 千人惊逃
千人养老独白:学着接受衰老,但渴望活出自己
川习会前释善意?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
美印裔老板逼员工做500俯卧撑领工资 最终死于…
AI杀死在线教育?美国巨头市值暴跌99% 宣布大裁员
北大博士任教985高校3年 考核未过 背百万房贷离开
切尔诺贝利惊见多只“蓝色狗”在跑 看上去活泼健康…